-
觀察者網用戶管理制度
最后更新: 2019-11-23 14:11:41觀察者網舉報制度規范
一、總則
根據本網站《觀察者網用戶協議》、《觀察者網論壇社區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(試行)》、《關于進一步規范舉報情況統計報送工作的通知》等有關計算機互聯網規定制定本規范。
二、負責部門與受理范圍
觀察者網用戶管理部門與內容管理部門負責網站內容信息舉報接受、研判與處理工作;
舉報信息受理范圍為觀察者網微博、微信及網站自有平臺。內容包含:網站用戶發布信息與新聞內容。
三、用戶發布信息舉報
違規行為界定
1、違反法律法規:發布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「七條底線」、「九不準」管理規定的信息,主要表現為:
(1)違反憲法或法律法規規定;
(2)危害國家安全,泄露國家秘密,顛覆國家政權,破壞國家統一;
(3)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,損害公共利益;
(4)煽動民族仇恨、民族歧視,破壞民族團;
(5)破壞國家宗教政策,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;
(6)散布謠言,擾亂社會秩序,破壞社會穩定;
(7)散布淫穢、色情、賭博、暴力、兇殺、恐怖或者教唆犯罪;
(8)侮辱或者誹謗他人,侵害他人合法權益;
(9)含有法律、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;
2、不友善行為:不尊重用戶及其所貢獻內容的行為,主要表現為:
(1)輕蔑:貶低、輕視他人及其勞動成果;
(2)誹謗:捏造、散布虛假事實,損害他人名譽;
(3)嘲諷:以比喻、夸張、侮辱性的手法對他人或其行為進行揭露或描述,以此來激怒他人;
(4)挑釁:以不友好的方式激怒他人,意圖使對方對自己的言論作出回應,蓄意制造事端;
(5)羞辱:貶低他人的能力、行為、生理或身份特征,讓對方難堪;
(6)謾罵:以不文明的語言對他人進行負面評價;
(7)歧視:針對他人的民族、種族、宗教、性取向、性別、年齡、地域、生理特征等身份或者歸類的攻擊;
(8)威脅:許諾以不良的后果來迫使他人服從自己的意志;
3、 發布垃圾信息:發布影響用戶體驗、擾亂評論秩序的信息或相關行為,主要表現為:
(1)重復發布相似內容(包括但不限于提問及其補充說明,話題及其描述,回答,評論,收藏夾及其補充說明,文章,私信);
(2)多次發布包含售賣產品、提供服務、宣傳推廣內容的垃圾廣告。
(3)購買或出售帳號之間虛假地互動,發布干擾社區秩序的推廣內容及相關交易。
(4)發布與主題不相關的討論內容及話題;
(5)使用嚴重影響用戶體驗的違規手段進行惡意營銷。
(6)使用特殊符號、圖片等方式規避垃圾廣告內容審核的廣告內容
4、惡意行為,主要表現為:
(1)冒充他人,通過頭像、用戶名等個人信息暗示自己與他人或機構相等同或有關聯;
(2)騷擾他人,以評論、私信等方式對他人反復發送重復或者相似的訴求;
(3)發布含有釣魚網站、木馬、病毒網站鏈接及相關內容;
(4)發布含有潛在危險、竊取用戶隱私等相關內容;
(5)抄襲他人,在未經原作者合法授權使用相關內容;
5、不鼓勵行為
(1)非理性或攻擊言論。
心平氣和的討論問題才能產生更多有價值的內容,通過冷言冷語來蓄意引起爭端的內容可能會引發更多非良性討論。上述內容包括但不限于:
對他人進行陰陽怪氣的言論,如:腦子是個好東西,可惜你……;
無端懷疑他人行為動機,如:你是慕洋犬吧;你是小粉紅吧;
不尊重他人所創作的內容,如:太長不看,寫得真爛;
發布宣泄情緒的負面言論,如:就看不慣那群……。
(2)禁發純個人無事實依據的觀點。所有的個人觀點都必須充分客觀的理據。
四、新聞內容信息舉報
違規行為界定:
1、違反法律法規:發布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「七條底線」、「九不準」管理規定的信息,主要表現為:
(1)違反憲法或法律法規規定;
(2)危害國家安全,泄露國家秘密,顛覆國家政權,破壞國家統一;
(3)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,損害公共利益;
(4)煽動民族仇恨、民族歧視,破壞民族團;
(5)破壞國家宗教政策,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;
(6)散布謠言,擾亂社會秩序,破壞社會穩定;
(7)散布淫穢、色情、賭博、暴力、兇殺、恐怖或者教唆犯罪;
(8)侮辱或者誹謗他人,侵害他人合法權益;
(9)含有法律、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;
2、新聞信息其他違規行為
(1)新聞內容信息不充分,缺少事實依據;
(2)標題與內容不符,標題脫離新聞內容所表達的本意;
(3)新聞稿件來源不明確或未在文內注明稿件來源;
五、舉報方法
1、用戶可以使用該條評論/私信下方「舉報」按鍵(APP端長按被舉報內容,有彈窗提示)對涉嫌違規的行為進行舉報。違規的信息由本網站站方根據本規定直接處理;
2、新聞內容、用戶賬號與其他信息舉報,通過首頁的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鏈接向互聯網舉報中心舉報、聯系官方微信/微博、舉報電話、舉報聯系郵箱五類進行舉報。
3、網站在首頁已添加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鏈接;
4、網站用戶可以在聯系官方微信微博進行內容舉報;
5、觀察者網舉報電話:02162376571(工作日:6:30-24:00,休息日:7:00-24:00);
6、舉報聯系郵箱:[email protected];
六、舉報處理
1、用戶發布信息舉報處理流程
舉報將由本網站用戶管理部門在接收到舉報信息后會在24小時內進行舉報信息的處理,研判被舉報信息是否有效,并按照相關規定對有效舉報信息按情節給予違規賬號先關處罰(包括但不限于進行警告、短期禁言、永久封禁、注銷賬號或轉報有關部門等處理);
(1)如果某位用戶發布的內容屬于第一條下屬五類情形,帳號將會被警告、短期禁言(1天、3天、7天、一個月)、長期封禁或注銷停用;
(2)如果一名用戶在1天內:
有1條嚴重違規內容被刪除,該帳號將被警告或禁言1天;
有多條違規內容被刪除,該帳號將被禁言3天、7天或一個月,嚴重違規者將視情節嚴重對帳號進行封禁。
(3)如果一名用戶因內容被刪除,帳號被禁言過,再次發布的內容被刪除時禁言天數將視情節嚴重程度而定:
(4)如果一名用戶3個月內因內容刪除,被禁言過2次,再次發布了違規內容,帳號會被長期封禁停用;
(5)如果一名用戶在6個月前發布的違規內容被舉報和處理,則不會被處罰,但內容會被刪除。
2、新聞內容信息舉報處理流程
舉報將由本網站用戶管理部門在接收到舉報信息后會在24小時內進行舉報信息的處理,由當班的新聞主編(正副)研判被舉報信息是否有效。
對違反相關規定的信息進行:補充、修改、刪除、撤稿等處理。
七、舉報信息處理情況反饋
由網站用戶管理部門對所有留下聯系方式舉報人統一進行反饋。
八、 附則
本網站定期將舉報記錄上報至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。
對惡意、濫用舉報功能的用戶我們將進行黑名單管理,包括不限于屏蔽郵件、攔截電話或取消用戶舉報按鍵。
所有舉報信息保存90天,用戶評論舉報信息記錄由后臺日志長期保存。
網站有義務保護舉報人個人信息,所有相關工作人員新簽訂相關的保密協議。
上海觀察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
2019年1月1日
- 原標題:觀察者網用戶管理制度
- 責任編輯: 董佳寧 
小編最近文章
白天立志早睡 凌晨2點:探索宇宙的時候到了2017-07-18聊著聊著天,可能就會碰到史詩級手抖2017-03-30這位春晚演員已年近50 網友震驚了2017-01-28今年有《新虎口遐想》,還記得30年前的版本嗎?2017-01-27追星網友稱自家被“強拆”私信求助 律師:為什么不找你偶像去?2017-01-15-
金雞獎改為每年一屆,電影人聞雞起舞
2019-11-23 09:15 中國電影 -
為什么中國率先設立電競專業?“因為我們處在領先位置”
2019-11-22 22:19 -
名字很美,卻因無法錄入錯失保研?
2019-11-20 13:33 -
書籍、觀網抱枕、雨傘,都在這里領
2019-11-20 13:32 -
女子雙11收1617件快遞,快遞站派送到凌晨3點
2019-11-18 07:46 雙11節 -
在吃這件事上,中西曾互相看不順眼,直到……
2019-11-14 16:55 觀學院 -
馬首“回家”
2019-11-13 14:24 -
涉圍襲付國豪,3人續還押1人準保釋
2019-11-12 19:30 香港 -
“不合適,原因,河南人”,女子起訴招聘單位
2019-11-12 08:23 基層治理 -
美官員稱希望聯合國處理達賴喇嘛轉世,外交部駁斥
2019-11-11 19:11 中美關系 -
觀察員雙11活動來啦
2019-11-08 11:19 -
6秒11萬張!明星開始直播賣電影票了?
2019-11-07 15:17 中國電影 -
演員程思寒去世,享年58歲
2019-11-06 18:33 -
總書記交給上海這三大任務, 看看一年成績單
2019-11-04 10:44 踐行囑托一年間 -
最后兩天!成為觀察員就有周邊拿
2019-10-30 13:30 -
蘇菲·瑪索出任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形象大使
2019-10-26 19:19 中國電影 -
“我們與西方敵對勢力的斗爭,很大程度上是君子與小人的斗爭”
2019-10-25 22:55 這就是中國 -
在?你有一份觀網周邊禮物待查收
2019-10-24 16:37 -
“西方談論政府時,只討論選舉方式,而不考慮它能做什么”
2019-10-17 20:05 這就是中國 -
特朗普稱中方想達成協議 外交部回應
2019-10-11 18:42 中美關系
相關推薦 -
加方聲稱他倆是“絕對優先事項”,中方嚴正交涉 評論 191國家衛健委:建議中小學、幼兒園配置空氣凈化器 評論 460新西蘭火山噴發,受傷和失蹤42人中有中國公民 評論 89罰單又來了,俄羅斯被禁止參加東京奧運會 評論 550香港暴徒這把黑槍,背后大有玄機 評論 361最新聞 Hot
-
加方聲稱他倆是“絕對優先事項”,中方嚴正交涉
-
罵完臺當局 港浸大學生會長慫到道歉
-
美國又來插手印度人權了
-
“美國團隊完成首架原型機時,中國都造出14架了”
-
約翰遜向BBC“開火”:砍你財源
-
盧旺達請中國專家勘查全國礦產
-
為環保,英國開始流行“不沖廁所”
-
要聽周杰倫新歌得看完昆凌電影?歌迷怒了
-
為了讓墳里的祖先享受享受,泰華裔也是操碎了心
-
俄烏領導人首次會面:同意東烏年底全面停火
-
彈劾特朗普聽證會上,一只綠色購物袋火了
-
不想聊這張照片,英首相搶記者手機
-
消防“掃地僧”?
-
2000頁機密文件曝光:阿富汗戰爭,美高官們撒了18年謊
-
南非12人發辱華言論被起訴 4人認罪
-
掐上了!浸大學生會長罵民進黨:用港人鮮血換選票
快訊 -